一直心心念念要开的博客终于要开始了。
开博的想法一直像荒草在心里漫漫地长着,没人管,也没人锄。这就是拖延症吧。总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去开始,比如要选一个高大上的博客系统啦,或是要自己搭一个博客系统啦,或是先把一个项目写起来啦…… (不只开博,在做很多事情时我都会设置过于复杂、艰难的前置条件,比如开始一个项目,要先把相关的书 读一遍)一天天,一周周,一月月,手边总有事情忙,博客总开不了。
8月16日,我参加了 Rails Girls 上海站活动,当教练。学员夸我讲得好,蛮有成就感的。活动过后,刘虓震博士推荐了一本书《成功,动机与目标》,说的是“提升行动力,达成目标,并且享受过程”。活动结束第二天,我就买了一本。
一本被书名毁了的好书。但这并非作者之误,只因我们的时代给“成功”添加了太多原本不属于它的含义。“成功”在字典中的定义是:达成想要的结果。本书基于心理学研究,阐述如何提高行动力,达成目标,并且享受过程。
说起买书读书,也是泪。搁在我书架上的很多书,我都没有读完。这本200页出头的小书,我在三个礼拜后的今天,才看了一半。我原本是打算在地铁上读的,总有各种情况阻止我:人太挤拿不出书;看到的好内容手边没有笔记记录;手机打发了一半行程,这时候拿出书来看不了多久;别人会不会觉得我装逼……要不平时看吧?正襟危坐总可以了吧。可我要看的书很多啊,提高技能的专业书怎么也更急迫吧。我还要刷 leetcode 呢。可见成功(以下描述“成功”时均忽略其世俗意义,用其“达成目标”的意义)路上有多少阻碍啊。
不管怎样,我周六下午抽了2个小时把后半部分看完了。趁着这个劲头,我写个读后感,画个脑图,也算这本书没白读。不知道这是不是我又一个强迫的完美主义范例。
先给成功下个定义:成功就是个人或团体通过行动达成目标。这里有三个要素:
- 人:成功是需要主语的,或者是个人,比如“我”成功减肥;或者是团体,比如“暴走漫画”成功上市。
- 目标:我们需要一个成功的标的物,比如减肥或上市。
- 行动:考虑到可操作性,躺着数钱不列入考虑。心酸。
《成功,动机与目标》对上面三个要素进行了分析,通过心理学实验得出了一些结论,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结论,提高我们的成功概率。
人
人的因素包括:
- 对自我的认知。要成功,首先要相信自己能够达成目标。相信能力是可以变化的,做“渐变论”而不是“实体论”者。小时候的我有一种认知,我是天生骨架大,这么胖是天生的,基因的,喝水都会胖的。我对自己运动能力的否定也是我越来越胖的一个原因。前两年我开始慢跑,相信我糟糕的心肺功能是可以改善的,这种可以改变的信念一次次把我推上跑步机,我也确实从3公里喘得不行进步到完成两次半程马拉松。(不要问我为什么还是那么胖)
- 自制力的强弱。自制力是让减肥者远离蛋糕,学习者远离微博的盾牌。自制力和肌肉一样,是可以锻炼的;是会在使用过后疲乏的。了解到这一点,我们应该注意锻炼我们的自制力,不用它,它会萎缩,锻炼它,它会强健。我们还要注意放松休息,自制力耗尽的时候,我们容易掉入陷阱,被诱惑所魅。有趣的是,吃点甜食让血糖提高可以恢复自制力。
- 潜意识。把行动变为习惯,用潜意识的力量。潜意识不会消耗我们稀缺的意志力。固定时间运动,背单词,看书刷题会慢慢养成习惯。
- 榜样和环境。善于运用榜样和环境的力量。把美女帅哥的照片贴满屋会让触发潜意识对身材的追求。
- 表现还是进步。你是注重表现,即和他人能力或成绩的比较,还是注重进步,即自身能力的增长。在目标简单的时候,表现型的心态会让你获得更好地成绩,而目标复杂困难的时候,注重表现会让人容易消沉而过早放弃。聚焦进步能让人更享受过程,更专注,更投入,更能抵抗失败的挫折感,这往往能带来更好的结果。
- 乐观还是悲观。乐观是进取型的,他们更追求获得。悲观则强调防御,不愿意失去。根据目标调整心态是获得更好结果的有效策略。
- 基本需求。胜任力,关联感和自主权。在确定目标和开展行动时要关注对人基本需求的满足。
目标
取乎其上,得乎其中;取乎其中,得乎其下;取乎其下,则无所得矣
目标的制定需要注意:
- 目标的方向。不是所有的目标都能带来长久地快乐。目标是不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,关联感(帮助别人、建立人际,回报社会),胜任力(提高自身能力,经验)和自主权(自己的追求是动力的源泉)。- 为什么 or 是什么。 “为什么”是抽象的,有助于提高抗诱惑力,让人冲劲满满。“是什么”是具体的,有助于提高行动力,让人专注具体操作。
- 前途是光明的,道路是曲折的。既要积极地相信目标能够实现,也不能忽略前进路上的拦路虎,过分乐观,或者说不基于事实的乐观往往导致失败。运用心理对照法则,写一条成功的情景,写一条路上的障碍,有助于启动自身的动力系统。
- 具体而可衡量。减肥10斤比减一点肥要好。用 React 写一个网页,比掌握 React 要好。
- 略困难而可达到。
行动
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
- 简单而有效地计划。有没有计划的差距很大。使用“如果……就……”的计划能让给潜意识上一个闹钟,提醒行动,避免错过当下地机会。计划要具体,包括时间和地点。对可能的诱惑和障碍也要制订计划:“如果感觉饿,就吃一片干果”。
- 抓住当下。敏捷行动,有效地利用碎片时间。
- 拿起盾牌。拒绝干扰和诱惑,拒绝相互矛盾的目标。这些会分散注意力,削弱自制力。
- 养成习惯。利用潜意识的力量。
- 了解现状。书读到几页了,有几本书在读。今天多少斤,离目标有多远。不了解现状就对不准方向,迈不开步子。
- 对失败负责,对自身诚实。从自身找原因,从策略找原因。对过程评价而不是对能力评价。失败时不要质疑能力,要怪自己不努力。而成功了也不要表扬能力而是赞扬过程。对能力评价容易让人感到能力是固定的,要提醒能力是可以变化的,只要方向对,够努力。